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之问,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中之重。而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利用好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红色资源,坚持开门办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打造社会“大课堂”,汇集平台“大资源”,整合教育“大师资”,拓展协同“大格局”,使利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思政课针对性更强、有效性更高、真正入脑入心,增强其多重价值效应,正是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大思政课”、“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
第一,坚持开门办课理念,建设思政课社会“大课堂”,增强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大课堂”效应。善用“大思政课”,要求在“两个大局”的宏阔背景和大数据时代条件下,打破思政课闭门授课局限,立足于开放的社会广域,建设思政课社会“大课堂”,利用包括红色资源在内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帮助教学对象体验、感悟思政课的深刻道理,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奋斗有为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在治国理政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其教学的社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一些学校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在教学中有效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设计“以红化人”“以红色亮化师德底色”等诸多社会“大课堂”教学方案,利用红色党日、红色节庆、送红色文化下乡等多种形式,发挥红色资源的价值功能,实行开门办课,取得了良好成效。教育部也总体部署、持续推进了一系列容纳丰富红色资源的思政课社会“大课堂”教学活动,诸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航计划、“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技能成才,强国有我”主题教育等等,最近,又联合八部门设立了首批共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就有许多是红色实践教学基地。这些都推动了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课社会“大课堂”建设。当然,相关工作仍需做精、做细、做实。一是要牢固树立开门办课理念,聚焦立德树人目标,通过虚拟与实体交错的时空场域、线上与线下畅通的育人渠道,更为有效地挖潜、实现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价值;二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大课堂”教学机制,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教学院系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增加人员与经费投入,提升硬件与软件层级,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把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社会“大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三是要合理安排思政课社会“大课堂”学时学分,结合实际,平衡大小课堂教学比重,既注意借助社会“大课堂”,延拓式摄取红色资源,又重视通过常态化“小课堂”,可持续吸纳红色资源;四是要建好用好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合理利用红色场馆、红色陈列室、红色VR实验实训室等现有条件,开发红色资源现场教学专题,开辟与大中小学思政课对接的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思政课教师的基地研学活动,带动不同层次、多样化的红色实践教学,总结基于红色资源的思政课社会“大课堂”教学成果,以优秀成果补益思政课教学,提高其质量和效益,促成其“大课堂”效应。
第二,搭建优质资源平台,汇集思政课平台“大资源”,增强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大资源”效应。善用“大思政课”,要求发挥大数据时代的先进教育技术优势,通过共建共享、系统集成、全面覆盖的思政课教学教研平台或系统,使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红色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推动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当前,各类平台或系统诸如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资源开发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思政课教师基础数据系统等等,都逐步建成并投入运行,为汇集各类红色资源提供了便利。然而,相关平台“大资源”的教学教育工作仍需下大功夫,花大气力。一方面,要加强红色资源平台建设的项目支持,开发权威实用的红色资源讲义、课件,推出大批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金课”,加大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教材力度,完善“大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研发成本适宜的虚拟仿真红色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红色在线示范课程,建设红色资源教学案例库、教学专题库、教学素材库、在线示范课程库等等,丰富思政课教学的红色资源库信息内容,使红色资源的整合利用可持续化;另一方面,又要加大红色资源平台“大资源”的应用推广力度。尤其是要借助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组织开展基于红色资源的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师生参加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红色政论、红色节目,利用红色资源,创作微电影、音乐、动漫、短视频等,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实现红色资源库共建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思政课教学教育功能,从而增强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大资源”效应。
第三,打造专兼师资队伍,整合思政课教学“大师资”,增强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大师资”效应。善用“大思政课”,关键在于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体作用,配备建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整合思政课教学“大师资”,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使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建立在教学“大师资”的可靠保障基础上。当前,各地各校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有所充实,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比例有所提高,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得以推行,思政课教学队伍综合能力不断强化,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课教学“大师资”大有改善。例如,有的地方建立健全兼职教师制度,聘请的思政课兼职教师,有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代表,有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讲解员,也有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家、专家学者等,他们参与思政课教学,往往能促成思政课教学出新出彩的良好效果。不过,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课教学“大师资”建设仍需加强。一是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合理安排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比例。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握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的平衡度,使之在学时、经费等各个方面的投入比例都恰到好处。既不能以专职教师的常态化教学排斥兼职教师教学,又不能以兼职教师的专题式、非常态化教学过多挤压专职教师教学,由此通过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相契相合的“大师资”模式,使红色资源的思政课教学价值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二是要支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红色资源的价值利用。通过各级各类项目,支持教师探寻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高认识水平、强化心理认同,探讨整合思政课教学“大师资”的突出问题及相应对策,探索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路径;三是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通过加强实践锻炼、集中培养培训、委托重大项目、开展国际国内访学等多种方式,推动各类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建设,促使政治站位高、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一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热心红色资源整合利用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得到优化组合,由此完善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教学“大师资”体系,放大其“大师资”效应。
第四,开展教学综合改革,拓展思政课协同“大格局”,增强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大格局”效应。善用“大思政课”,还要求分层分类深入开展“大思政课”教学综合改革,通过教师队伍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等等思政课改革创新,促成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协同“大格局”。近来,多地开展“联学联讲联研”试点,深化思政课“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立研究基地和师资培训中心,统筹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理论阐释、教学研究,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协同“大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然而,拓展思政课协同“大格局”也仍需努力。一是要建立健全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协同机制,加强教学指导、课程共建、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等,拓展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协同“大格局”,丰富其协同的内容和形式;二是要大力推进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并优化相应的教学能力体系,加强教学能力培训,建设系列共享资源库,选树教学名师和团队,落实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教研示范,以课程思政为突破口,集结思政课协同“大格局”的教学力量;三是要注重落实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日常化思政课教学。抓住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之类良好契机,利用开学、毕业典礼之类重要场合,通过论坛讲坛、讲座报告以及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之类重要活动,讲授思政大课,使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协同“大格局”,能够在日常思政教育活动之中得到具体、生动的体现。
【江峰,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湘鄂赣红色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肖浩川,湘鄂赣红色资源研究中心成员。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KBS112)“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