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庆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周年暨第三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桂子山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继文出席并致辞。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岳卓越教授张耀灿、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洪铁教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其昂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佘双好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谢守成教授、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总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社长谢成宇教授、《思想教育研究》副编审吴钰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鲍莉炜、《思想理论教育》常务副主编曹宁华、《湖北社会科学》副社长张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全国50余所高校的180余名代表,以及多家学术期刊主编、编辑汇聚一堂,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会议同步进行网络直播。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与会部分代表合影
会议包括开幕式、专家主旨报告、专家主题发言、“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等三个分论坛和闭幕仪式。
论坛主会场
会议开幕式于4月20日上午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毛华兵教授主持开幕式。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继文致辞,他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介绍到,40年来,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学术事业筚路蓝缕,历久而弥新,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人才。当前,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学科品牌。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他倡议并强调:要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合作赋能为牵引,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总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社长谢成宇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谢成宇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学界同仁的到来和支持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围绕会议主题谈论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创新与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自主体系的建构的想法。
会议第二项,围绕庆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四十周年发表主旨报告。本项议程由华中师范大学桂岳卓越教授、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秦在东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耀灿教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及其基本经验》作主旨报告。张耀灿教授首先通过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主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分支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研究的分支学科的三个图表谈论了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理解和建构思路。张耀灿教授对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研究建设的经验归纳为六条: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三是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相结合,四是坚持主干学科建设与分支学科建设相结合,五是要坚持史论结合,六是坚持同行协作与各展其长相结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洪铁教授首先动情地表达了对张耀灿教授的敬意和谢意,感谢张耀灿教授40年来撰写大量著作文章、帮助多所学校申报博士点、培养本专业优秀人才,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出了突出贡献。罗洪铁教授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为题作主旨报告,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对有争议理论的评析三方面发表了独到见解,强调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40来年,一直不断琢磨、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对基本理论的认识。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其昂教授表达了参加本次论坛的激动之情和对张耀灿等一批学者创立本学科的敬意,并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反思和再出发》为题作报告。孙其昂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格局三个方面阐释学术观点,并表示基础理论研究是一种学术磨炼,要在学术磨练中作出学术贡献。
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以《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40年发展的回溯与检思》为题作报告,佘双好教授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无到有,从本科专业到硕士博士点的发展历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立至今已经建立起数量庞大的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结构和布局日益合理、依托单位日益明确、课程设置日益规范,但还存在“数量”与“质量”的问题、“专业”与“学科”的问题、“升学”与“就业”取向问题,对此,要从强化专业的目标定位、优化专业的质量品质、厚实专业的学科基础进行优化。
会议第三项,6位入选国家人才项目的青年学者作主题发言。本项议程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副主任刘宏达主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钟启东以《从意识形态本质属性“接着讲”》为题进行发言。钟启东从意识形态性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从根源论、内容论、过程论、价值论四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逻辑。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温静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确立——基于〈古田会议决议〉的考查》为题进行汇报。温静认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责任,也是光荣使命,面对这样的使命不同研究者有不同方法和研究范式,但求助历史是不能忽略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威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形与无形》这一研究进行分享。杨威教授从形态学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形和无形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在有形和无形之间要区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功能、意图与过程、宣传与教育、传播与接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形与无形的结合。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任志峰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为题。任志峰教授先从思政的角度总结出当今时代提出的三个问题,再从文化主体性的角度提出了三个关于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政基础的问题。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琪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有为”与“何为”》为题作报告。周琪教授从“对世界的认识”“个人效能感”“新的经验”“改变”等方面将传统人和现代人进行比较,从几个历史时期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与人的现代化,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回应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问题。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侯勇教授作了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论纲》的报告。侯勇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方法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生成、何以创新四个方面对口述史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
我院青年教师程琼博士应邀在分论坛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主题发言。
论坛闭幕式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该环节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陈华洲主持。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鑫教授代表分论坛一汇报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的报告情况,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叶方兴副教授汇报了分论坛二的讨论成果,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付安玲教授代表分论坛三汇报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讨论成果。会议最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原党委副书记谢守成作大会总结。他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的讨论成果切合主题并且极富创新性,期待青年学者取得更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并祝贺本次桂子山论坛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