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周年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东湖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全国8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0余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及师生,及11家名刊编辑共同参加了论坛,30位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主旨和主题发言。论坛在东湖宾馆举行。我院青年教师程琼博士参加了本次论坛。
与会专家合影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指委主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总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耀灿出席开幕式,沈壮海主持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有关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等参与本次论坛。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在致辞中强调,一是要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继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用好战略思维的“望远镜”,也要用好问题意识的“显微镜”;二是要持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体系化学理化的尝试,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守正创新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知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三是要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的建设。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契合点,着力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力量,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文化力、实践力、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创造力、传播力、舆论力、政治力、组织力、发展力等,努力探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之道。
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靳诺提出了认识和要求:第一,坚定学科自信,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第二,增强学科自觉,深揭善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规律。在新的历史阶段,切实增强学科自觉,需要明确学科定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化发展;坚持服务大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时代化发展。第三,共促学科自强,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新发展阶段对高质量的学科研究、高质量的教学、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更加重视在理论引领、实践滋养和国际视野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代表们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和建设作报告,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者、经历者、实践者等角度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表达、情感表达等的分享。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永宽、项久雨教授分别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耀灿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的主要成就》为题进行发言,围绕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发挥了“中心环节”的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四个方面高屋建瓴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周年发展的磅礴历程。
清华大学教授吴潜涛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守正创新》为题进行发言,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取得的历史成就、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努力方向三个方面进行发言,并提出要坚持守正创新,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下功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刚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前瞻》为题进行分享,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的发展成果和分享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
西南大学教授黄蓉生以《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初浅思考》为题,从历史背景、发展进程、取得的成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未来需要在增强学科执行力与自觉性、丰富学科内涵与外延、彰显学科特色与优势等方面着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天津大学教授颜晓峰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蕴含的真理规律》为题,从两个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真理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引领。
武汉大学教授骆郁廷教授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为题,从八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思考,包括了学科与专业、主干与支撑、育人与治国、已知与未知、基础与应用、守正与创新、交叉与一致、有位与有为等问题,以学理性、哲理性的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探索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要求。
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以《运用第二个结合的新成果,推进思政课的新发展》为题,提出要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观点,从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传统,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发扬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光荣传统等角度展开分享。
复旦大学教授高国希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主体性》为题,具体论述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主体性,需要从把握价值主张、把握“两个结合”思想文化的主动、坚持自身文化的自觉与自主等角度进行挖掘。
河海大学教授孙其昂以《以重大前沿问题研究为契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为题,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前沿问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三者的关系,以“两个结合”为中枢连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树荫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历史沿革》为题,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40年的三个阶段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概括,既分析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突出了这40年取得的成就,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知识体系提出了要求和期待。
同济大学教授陈大文以《青少年法制教育40年的改革发展回眸》为题,以1984年学校法制教育进课堂为引言,梳理了四十年的法制教育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内容支撑。
东北大学教授田鹏颖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为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围绕“国之大者”回应新要求,以此讲清楚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道理,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坚定文化自信者、开放包容者、守正创新者。
武汉大学教授佘双好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经验》为题,从顺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专业学科对社会服务的重点能力、建立学术平台等方面提出要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稳定的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下午的大会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深入研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发言环节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副主编汪世锦、武汉大学教授倪素香主持。
湖南大学教授柳礼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提供价值路向”为题进行了分享,围绕生成目标导向、增强政治认同、强化思想定标、达到凝心聚力、实现铸魂育人五个角度阐述主题。
兰州大学教授王学俭以“思政学科发展的兰大实践与努力”为内容,分享了兰大马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的历程、建设举措与成效、未来发展规划。
中山大学教授李辉围绕“浅议‘中发【2004】16号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史价值”这一主题,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史、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史三个维度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思考。
同济大学教授徐蓉以“浅议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困境反思与发展路向”为题,讨论了研究方法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方位、进阶历程、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吴满意对“数字文本供给于主体性重塑”主题进行了分享,阐述了含义与内容、数字文本供给的不足导致主体性的现实缺陷,并总结了主体性重塑的实践理路。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林伯海分享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的重要性为起点,分析了构建话语体系的现实问题与路径探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前进进行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发言,围绕理论创新在功能发展、目标发展、改革创新取得的成果等内容分享了思考。
武汉大学教授李斌雄以“现代文明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年的历史贡献”为主题,有针对性地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助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三个角度展开分享。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习胜分享了“硬核 范式 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新的前提性思考”的主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核心、范畴、创新展开思考。
西南大学教授王永友围绕“现代化新征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变化与突围”进行发言,围绕时代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新特点、突围的着力点与新思路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清华大学教授张瑜以“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从人工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史宏波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演进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业化及其范式效应”为题,聚焦“专业化”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体、过程、实践等内容。
南开大学教授余一凡围绕“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粗浅思考”这一主题进行分享,分析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界定变化,提出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祛魅的观点。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张国启以“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与‘路’”为题,从突显政治意愿、人才发展意愿等角度理解“理”,从重视资源意识、人才培养问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等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术”。
上海大学教授陶倩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探析”为题,从目标站位、范式优化、载体创新三个角度分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戴钢书以“理想理论教育‘入脑’、‘铸魂’研究及其现实价值”为题,围绕理论基础、基于意识理论构建的教育链、相应量表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武汉大学教授杨威以“马克思主义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为题,从形成过程、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的互动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进行分享。
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进入尾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全友主持闭幕式,项久雨教授作大会总结。
项久雨表示,本次论坛共同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40年的历史成就,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深入探讨思想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理论问题,明确了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建设路径,研讨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沿问题。项久雨从“学者的使命”角度进行总结,将本次论坛的发言凝结为四个“聚焦”:一是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就,学者在40年的薪火相传中共同发展;二是聚焦学科体系建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创新、夯实进行了生动丰富的阐述;三是聚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学者们在40年的发展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同频共振、相互构建;四是聚焦学术前沿,学者应当不断走在学术前沿,探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之道。他呼吁各位同仁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勇攀学术高峰,携手共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辉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下一个40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