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与科研

【经济导报】 王世泰 李东民: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化、体系化、大众化传播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05-30浏览次数:10

本文发表在2024年5月29日的《经济导报》理论版,作者: 王世泰,李东民 

原文地址:http://jjdb.sdenews.com/jjdb/jjdb/content/20240529/Articel07005MT.htm

  任何经济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都要强调学理化、体系化、大众化传播。自从新质生产力进入人们的日常实践生活领域,它的研究始终呈现着“春至花如锦”的生动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场景。研究和阐释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概念群,要在学理化、体系化、大众化维度持续性进行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效应测评、实践要求、培育要点以及与之关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据要素、场景构建等都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学理化要求既要有理论阐释的深度,又要有探索为加快新质生产力生成的精准方案。学理化层面的剖析,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结构、表现形式以及演绎机理等更好地呈现出来。作为理论工作者,要深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经济学经典著作等,以强烈的现实关怀来挖掘新质生产力理论深意及内在逻辑,而不能简单停留在文献梳理的“货架式”陈列,也不能停留在字词篇章的叙述或话语的简单比较。与之相反,学理化要以更强的理论自觉,观照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帮助人们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的逻辑脉络。这就要求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知识生产要摆脱“过度想象的窠臼”,更加注重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田间地头,创新性推进新质生产力的体系化和大众化传播。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生动而独特的经济治理实践创新,这样的叙事境遇为建构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现实土壤。推进新质生产力的体系化,要注重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观点、总体框架以及研究范式等的完整性,避免出现“一叶障目”的研究。一般来说,推进新质生产力的体系化建构,那就要将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结构、功能以及效应等形成一个“相互连接、横纵贯通”的有机整体。新质生产力的体系化,要在将基本范畴和概念界定清楚的基础上,从点到面和从局部到整体相结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内在统一的系统理论体系。新质生产力的体系化建构需要系统思维知识和跨学科背景等条件支撑,否则就会呈现“盲人摸象”的负效应。显然,推进新质生产力的体系化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人们在生动的经济治理实践中渐进式探索完善。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面向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叙事境遇,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大众化传播是必要的。当呈现理论化体系化特质的新质生产力理论进入“寻常百姓家”时,人们会围绕着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赋能过程和方式、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提出更深层次的现实议题。精准的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传播,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运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材料讲清楚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点。将学理化体系化的理论要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多样化的方式将新质生产力理论送到社区、企业、高校以及政府机关等。其二,把握企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基础上,讲清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要点、现实条件和支撑因素等。新质生产力理论大众化传播过程,其本质上就是要实现从“怎么看、怎么想”到“怎么办、怎么干”的转化过程,注重生动地把党的创新理论、决策部署细化为可操作执行的具体要点,“渗透、融合、转化”中展现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化和体系化。如此,避免了落实新质生产力的庸俗化和盲目化等负效应,也以学理化体系化方式有效传播了新质生产力的思想魅力。当思想的力量穿越经济实践的现实,任何难题的答案都会迎刃而解,我们也将取得更为丰硕的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
[作者王世泰系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湖北师范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人员;作者李东民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本文系202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现代化思想研究”(23Y003);2024年度宜兴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乡村振兴专项)“新质生产力视野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研究”(YXSK24-ZX-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