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马原教研室邹佩老师作入职一年教学科研成果分享交流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11-07浏览次数:10

11月7日,我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学院201会议室召开教学科研经验交流会,由邹佩老师作入职一年来的教学科研成果分享交流。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邵南征副教授主持,唐兴军院长、杨金平副院长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全体老师参加了会议。

邹佩老师2023年7月入职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职一年来先后获批主持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省社科前期资助项目)1项、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湖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横向项目经费累计到账25万元,在CSSCI集刊《高等教育评论》发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研究论文1篇,另有教学研究论文见刊于省级教育类核心期刊。近日,由邹佩老师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指导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湖北师范大学参赛作品《洪湖岸边是家乡:红绿融合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在B站的点击量已近1.2万余次,这是宣传和推广湖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的典型示范。

邹佩老师长期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思想的教学和研究,她提出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升华,坚持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实际工作中,邹佩老师注重打通教学和科研相结和的“难点”与“痛点”,积极探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创新路径,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条腿”走路。

邹佩老师谈到,在课堂上,她坚持“有点创意”,比如“花式点名法”,让学生拍摄一张有自己头像和老师PPT同时出现的照片发送到雨课堂投稿;写一句“最想对雷校长说的话”发布到雨课堂弹幕;“谁的眼里有光”就能获得作业投屏或者发言机会。再比如“案例活现法”,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引入教学案例,将“知识融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理解国情民情、坚持远观未来,把所思所想讲出来、辨出来、写出来,让学生学会反思、懂得批判、进而解决实际问题。邹老师总是在课堂上不拘一格带领着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神游”,通过形式多样的“创意”把教师的“输出”与学生的“输入”双向贯通起来,从教师彻头彻尾的“满堂讲”转向学生心向往之的“满堂彩”课堂。她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收获新知、实现情感满足、提升思想认同、增强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这对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使命感、获得感和成就感也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在科研中,邹佩老师提出要“有点创新”,坚持以教学夯实科研基础。近年来以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契机,她积极寻找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同向同行的实施路径,推动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辩证统一。邹佩老师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具有内容契合性、价值耦合性和思想统合性,要坚持从“三融三合”出发,深刻阐明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一,以“深耕理论”为前提,生态文明理论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世界的本体论、人的价值追求、社会的发展方式、未来的前进方向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态观、发展观等,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内容的契合性。其二,以“实践育人”为动力,探索科研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在鲜活的科研实践中实现“知情意信行”的良性转化,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践行绿色发展行动。其三,以“坚定理想、厚植信仰”为基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主线展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筑牢信仰之基,从而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交流环节,邹佩老师还与教研室的老师们结合自身授课情况,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设计、本科教学评估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踊跃发言和深度交流。

据悉,邹佩老师曾获评教师典范奖、科研立项之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职员工、优秀班主任、教学质量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近五年已主持省部级教学、科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3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3项、校级科学研究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在CSSCI期刊、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并获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