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杨军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4浏览次数:10


为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提升师生对青年思想引领的理论与实践能力,2025年4月11日下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军教授应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沙龙(第3期)的主讲嘉宾,在人文楼B座107会议室开展题为“当前我国多元社会思潮发展与青年思想引领”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院长唐兴军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洁、副院长王振钰及部分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唐兴军院长对杨军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杨军教授长期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研究领域,学术成果丰硕,此次讲座是学院师生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大家珍惜与专家交流的契机,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思考社会思潮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将学术研究与育人实践紧密结合,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

 

 杨军教授以当代我国多元社会思潮发展与青年思想引领 为题展开演讲,首先从理论层面阐释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指出其兼具意识形态性、现实性、反复性与流动性,既是特定社会矛盾的思想映射,也在历史演进中呈现动态传播与价值博弈的特征。随后结合当前数字化与全球化交织的时代背景,分析我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强调政治思潮、消费主义思潮、泛娱乐化、女权主义思潮等思潮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特点 —— 既因青年认知活跃、媒介接触频繁而易于扩散,也因价值判断尚处形成期而需重点关注引导。

 

接着深入分析我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强调其正以学术形态、文艺形态、政治形态、舆论形态等多重维度渗透于社会生活,其中学术形态作为思想载体的基础层面,通过理论建构与学术争鸣为其他形态的衍生提供逻辑支撑,文艺形态则借助文化产品与艺术表达实现价值观念的具象化传播,政治形态直接关联社会制度与治理实践的价值取向,舆论形态依托网络空间的即时互动形成广泛社会影响。针对思潮辨识的实践难题,杨军教授指出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问题,把握意识形态的两种转向,认识政治原则问题。

 

提问环节,参会教师与研究生围绕主题与杨军教授展开热烈讨论。杨军教授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唐兴军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杨军教授的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分析社会思潮的新框架和引领青年思想的新思路。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引领的主阵地,要持续关注时代课题,将学术研究转化为育人实效,在多元思潮激荡中筑牢青年的理想信念根基。此次讲座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师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后续深化社会思潮研究、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讲座结束后,学院召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研究生2025版培养方案修订座谈会,杨军教授就研究生课程优化设置和学科特色培育等为我院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李炎泽 供稿)